Nolan Johnson
Green Circuits公司供应链副总裁Ron Preston阐述了公司在多品种生产中面临的具体挑战。虽然该公司擅长在短时间内快速交付PCB组件,但仍然存在供应链、物料和人员配置方面的挑战。Green Circuits需要做什么?如何应对这些挑战?答案可能会让读者大吃一惊。
Nolan Johnson:Ron,我们正在调查研究高密度的挑战,虽然预测贴装将是挑战之一,但我们听到了很多元件包装与供料器技术一致性不可信赖的说法,尤其是对于较小元件与高密度PCB。这两种挑战与你所看到的相符吗?
Ron Preston:我们正在应对快速且批量小、交付时间短的大量订单。显然问题之一是供应方面的挑战。我们通过代理商购买部,并尽可能地寻找零件。我们没有所期望的正常供应源。一两年前,我们会向特许经销商下订单,包装会非常一致。但现在情况并非如此。
Johnson:部件到达生产车间时,仍然需要把PCB放在一起,把元件按正确的朝向放置,不管它们是用什么包装的,也不管其朝向如何。短期来看,这增加了挑战,因为需要进行更多相应的设置。你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?
Preston: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被动的。公司平均每季度约有150名客户。现在将其乘以最小存货单位(SKU)或组件的数量。此外,不是每个季度都有相同的150名客户。目前积压订单中可能有近750个客户。所以当谈论复杂性和变化性时,它会随着月份、产品、日期的推移而发生很大的变化。当我们根据订单更换产线时,必须灵活应对。
Johnson:产品品种及产量在不断的起伏变化,你们如何应对?在当前情况下,是否有可能开始探究不同的工艺,以便在不增加工时的情况下更加灵活?
Preston:这是个好问题。它确实有所不同。根据获得的包装类型,可能需要做劳动密集型的工作。一位特定的客户会给我们带来整袋部件,需要新的工作能力才能应对。
Johnson:把部件一件一件地整理出来吗?
Preston:是的,你必须弄清楚极性。说到这个,我们最近有一个关于代理商特许经营部件的案例。部件良好,但制造商把它标错了。这种情况并不会经常发生。我们必须更密切地关注及更谨慎地认识到,在新PCB组装的元件状况及可能发生的情况。
Johnson:你有没有发现需要额外的检查站点来获取这类信息?
Preston:是的,对于一些非常关键的应用确实需要。我们有几个客户的PCB成本非常高,如在后期发现问题则无法承受其导致的高额成本。挑战在于我们没有资源,人才是另一个短缺。我们可能希望添加另一个来料检测或在线检查站点,但要招聘到可完成这类工作的相应人才并不容易。
Johnson:这是否对机械化、自动化或生产线上的附加传感器有更多的启示?
Preston:是的,但考虑到我们的订单70%是快捷生产。一旦所有的部件都到了制造工厂,客户就希望在5天后拿到PCB,他们可能会给我额外的5天时间来采购部件。10天时间不允许有太多的编程时间,也不允许进行常规流程都有的库存控制检查。公司的快捷生产必须具备灵活性。
Johnson:由于供应链的不可预测性,在为生产车间寻找合格人才的同时,现在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检测,这种挑战是否造成开始向自动化投资倾斜?在我看来,你们尚未实现自动化目标。
Preston:公司的首席运营官正在研究这方面的投资回报率,看看我们是否真的缺乏人工,再去对比自动化回报率。
Johnson:对于高密度PCB贴装之类的生产,最大的挑战是什么?
Preston:老实说,工厂本身运行非常顺利。我们使每条生产线的设置相同,就可以把作业放在任意生产线上生产。真正的挑战是采购所有物料到工厂,对其进行审核,然后分派到车间。分派物料后,即可开始生产,并且通常一切都非常顺利。
我们在编程方面做得很好。我们能够在分派部件之前做一些设置。尽管只有5天时间,但钢网和其他一切都准备好了。我们会反复检查,做第一件样件设置;完成一切工作后,生产准备就绪,但物料仍然是挑战。
Johnson:供料器技术呢?我们听说这方面需要一些改进,尤其是对于非常小的元件。对此你有何看法?
Preston:供料器是有点过时的技术。我们可以利用升级作为长期的潜在好处;这将有助于我们的长期发展,改进技术和供料器、条形码和扫描位置,以适应人工设置的部分。
Johnson:从长远来看,展望未来两年,Green Circuits将进行高密度领域的生产。你希望看到哪一件或两件关键的事情发生变化,从而使生产变得更容易?
Preston:为了公司还是为了我的工作?
Johnson:为了公司,为了完成生产目标。
Preston:我在1级供应商工作了6年,然后到一家中型EMS公司工作了9年,现在就职于Green Circuits。我学习了各种各样的专业知识,我认为大型生产公司整天都在生产小部件。他们对供应商有很大的影响力,并拥有所有的设备。但当你说,“嘿,给我生产这块PCB,并在5天后交付。”他们会哑然无语。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。这会阻塞他们的生产系统。
Green Circuits则恰恰相反。我们非常灵活;整天都在做这类生产。但是你告诉我们从现在起6个月后生产一些产品,我们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做。所以我们和大型生产公司的生产能力不同。
我们的能力在于保持生产快速、高效,有以合理成本实现高质量标准的诀窍,同时正在扩大生产和整机生产业务。
对我们来说,目标是拥有系统和工具;这就是我们现在正在研究的。我们刚刚开始尽职调查阶段即全面了解所需要做的一切。哪些工具和系统可以使公司的快捷生产更高效、更可预测?
中国电子制造专业人士刊物
创于2003年
全国"一步步新技术研讨会"官媒